《健康創富》於2000年創立,是一本以健康及醫療為主題的季刊雜誌,除了本港各大書報攤、7-11、OK便利店、部分百佳及惠康超市有代售,於各大公共及私人醫院與診所、健康機構、社區中心、圖書館、麥當勞及東亞銀行均可免費翻閱,每月瀏覽量達380,000次。
封面芯题
Global Health 環宇健康
輕鬆幾招解決蟲蟲危機 • 夏天蚊蟲多,家中廚房、浴室、儲物櫃經常發現一些蟲仔,雖然牠們不像蚊子那樣會叮咬人,卻可能攜帶病菌或讓人感覺居家環境不乾淨。如何趕走這些不速之客?
簡單六招消除尷尬腳臭 • 腳臭不單困擾個人,還可能影響社交。長時間穿鞋襪,有利細菌在陰暗和潮濕的環境下生長,令足部發出細菌分泌的臭味。有甚麼方法可改善?
醫訊速遞
夜尿「長頻」難顧當心良性前列腺增生間接導致跌倒骨折 • 半夜經常要醒來上廁所?總是覺得排尿排不清,隔一陣子又有尿意?當心是良性前列腺增生來敲門!人到中年特別容易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,50歲男士當中約一半人有此問題,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。尿頻、夜尿和排尿困難不僅令患者有口難言,且夜尿頻繁隨時增加跌倒和骨折風險,面對疾病絕不能坐以待斃。
荷爾蒙失衡 體重易失控 • 現代社會極普遍的三高、冠心病、癌症及各種慢性病都與肥胖息息相關,肥胖不單影響外表,更是損害身體的主因之一。為追求健康不少人努力減重,偏偏屢戰屢敗,或者減重後又迅速反彈,追根究底除了用錯減重方法,還可能牽涉到身體無法平衡荷爾蒙。
中醫如何理解新冠後遺症「腦霧」 • 近來興起一個詞語,叫「腦霧」,是新冠患者康復的後遺症。有一位新冠康復的求診者,重回工作崗位時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及處理繁複工作的能力大減,就算別人告訴她正確處理工作的步驟,她亦難以接收訊息,不能按指示完成,而這個情況過去從未發生,以致她在工作上壓力大增。
BRCA基因突變增患前列腺癌及胰臟癌風險 • 醫學界不斷研究及探索致癌的風險因素,近年發現BRCA基因突變,會增加患上常見癌症的機會,並影響治療選擇。然而調查發現,大部分癌症患者只認識它跟乳癌及卵巢癌有關,卻不知它與前列腺癌甚至胰臟癌也有密切關係。對BRCA基因突變欠缺認識,有機會耽誤診斷及治療,甚至影響整體健康管理。
信科學,打疫苗,齊抗疫 • 2019冠狀病毒病已經纏擾世界兩年多,香港經歷數波疫情,第五波尤其嚴重,院舍中體弱的長者,甚至佔了這波疫情一半的死亡率。
把握復康黃金期助中風者重拾正常生活 • 陸續分享了中風的預防、缺血性與出血性中風的急救,今次筆者要和大家談談中風康復治療和善後。另外詳細查找中風原因,對症下藥以避免日後再次中風也是重要課題。
髕骨骨折的治療及復康 • 髖骨也就是膝蓋骨(Patella),是位於膝關節前部的小骨頭,它是膝關節的護盾,如果在意外中直接撞擊便可能發生骨折。大多數髕骨骨折的碎片都會移位,通常需要用手術方法來復位和固定。
八招橡筋帶阻力運動助提升骨質密度 • 人體的骨質密度在30多歲時達至頂峰,之後逐漸下降。要預防骨質疏鬆,必須趁年輕時及早行動,透過飲食及適當的運動為身體積存骨本。
減得健康:成功減肥心法 • 多年診症,偶爾會遇上病人表示:「周醫生,我想減肥,有沒有減肥建議?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,固然有患者出於對美的追求而希望減肥,亦有不少患者出於對健康的顧慮而想了解減肥療程。但現代社會談及「減肥」一詞,多數會貼上「貪靚」等標籤,令大眾誤以為減肥只是愛美一族的專利,更可能增加有需要減重的患者的心理障礙。
胎盤早期剝離 危及寶寶性命 • 胎盤早期剝離是懷孕晚期的嚴重併發症,通常起病急切、進展快,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會對母嬰性命造成威脅。
卵巢功能和生育的七個問與答 •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育器官,女性過了32歲後卵巢功能逐漸下降,35歲後卵巢功能下降得更加快速。對有計劃懷孕的女士而言,了解自身卵巢功能、把握懷孕時間顯得非常重要。
嬰幼兒急症「腸套疊」 • 「腸套疊」(Intussusception)是一種常見於嬰兒及幼童的腹部急症,大約75%發生於兩歲之前,其中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。由於嬰幼兒並不能清晰表達自己,而腸套疊屬於小兒急症並需要及早治療,因此若有任何延誤,很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情況。
新冠病者癒後說話氣喘康復者要正視症狀 • 不少人從新冠肺炎康復,但徵狀遲遲不退,例如持續咳嗽、氣喘、疲倦等。有康復者癒後嚴重氣喘,直言「後遺症的不適比『中咗』時更厲害」,更因為影響日常工作,感到非常自責。中醫師建議新冠患者在復康期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注意飲食、有足夠休息,以助加快「斷尾」速度。
醫師,為何我「虛不受補」? • 醫師們開出藥單後少不免會遇到兩類病人:在看完藥方後,一類病人對補法趨之若鶩,唯恐方中無參、耆等藥;一類病人則是對補藥誠惶誠恐,甚至早在問診時就連番提示醫師不可以用當歸,或北耆,或黨參,然後異口同聲交代原因──「醫師,我虛不受補,我唔補得!」
拯救頭皮 千鈞一髮 • 人到中年,大部分男士都會面對「大肚腩」或脫髮的健康煩惱。「大肚腩」尚可依靠飲食及運動改善,但脫髮問題必須借助保健產品或藥物才能控制情況。
疫苗中的愛 • 新冠肺炎(COVID-19)擾擾攘攘了兩年多,仍是陰霾不散,書寫此為時剛好是母親節,亦適逢限聚令略為放寬,這期間人們見面時的話題相信都離不開疫苗接種、快速測試(RAT)等。
父母不焦慮 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• 現代孩子的課業競爭激烈,加上家長有意無意間加諸到孩子身上的壓力,讓一整個世代的年輕孩子感到不知所措。帶着焦慮的心養育下一代,就是一種焦慮教養。
疫情難測有效防疫及治療更顯重要 • 香港挺過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大爆的一段時間,第五波疫情平靜下來。但在不同國家,出現新變種病毒的新聞仍持續着,學者專家亦提醒大眾小心防疫以免下一波疫情再起。疫情難以推測,如何提升免疫力抵禦病毒,並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其實更為重要。
以物理治療擊退痛症 • 痛症是一種複雜的病症,要有效治療症狀除了找出成因,同時要詳細診斷,才能找出病患的確實位置和組織,繼而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
癌病帶來的反思 • 假如醫生宣判一個人患有癌病,他除了流淚哭叫,質問為何偏偏是自己外,可以做些甚麼?
一張難忘的舊照片
癢痛難忍「蟹足腫是煩着我」 • 香港蟹足腫協會是一個由蟹足腫患者籌組中的病人自助組織,透過朋輩支援網絡作緊密聯繫和交流,共同奮鬥,助人自助,以提高自我形象。同時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蟹足腫,喚醒大眾了解及關注。蟹足腫是不會復元的疤痕增生,會隨着不斷增長愈來愈癢和痛。若家族有遺傳基因或案例,皮膚受傷時出現蟹足腫的機率就會很高。以下是患者Ingrid的心聲。
沒有問題學生只有看見問題的大人 • 從家長資源中心的實習,接觸到有特殊教育需要(SEN)的學童和他們的家長,我了解到有時候並不是有SEN學童的為與不為,或能與不能,而是大人從哪個角度看待他們。「其實,他們和一般學童有沒有不一樣?」帶着這樣的疑問,我加入了「樂信好牧人計劃」成為導師,讓經驗告知我答案。
美味木瓜奶為身體灌注生命力 • 愛自己就應該給身體巨量生命力(酵素)。木瓜強身益壽,皆因它富含β-胡蘿蔔素、茄紅素等類胡蘿蔔素,都是強效的抗氧化物。且相較其他蔬果,人體更容易從木瓜中吸收抗氧化物。正因為有以上這些營養素,木瓜有助維護心臟健康、促進消化、改善便秘、護膚抗老、減緩發炎、幫助頭髮生長、強壯骨骼、抗癌等,是簡單易做的健康飲品。
夏令話養長 • 踏入夏季,氣候炎熱,樹木繁秀。夏令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,生機旺盛。「養長」一詞出自《黃帝內經》,當中有云:「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洩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。」目的就是順時養護陽氣,使身體內的陽氣和大自然同步生長至最興盛的狀態。
「吃」出清新體味 舒爽一夏 • 天氣熱,上街還要戴着口罩,真是焗上加焗,稍微動一下已經全身冒汗。雖然隔着口罩,但有時坐車或擠進電梯,聞到空氣中瀰漫的體味、汗臭味仍是挺不舒服的。每個人出汗程度不太一樣,可以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改善體味,減少尷尬情況。